馬克.馬特森(Mark Mattson)是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位於馬里蘭州)的一位神經科學家,35 年來,他從未吃過早餐。大多數日子他都執行着一種特殊形式的進食方式:不吃午飯,午後跑步,然後在從下午開始的 6 小時內攝入每日需要的所有熱量(約 2,000 大卡)。
南加州大學長壽研究所(Longevity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所長瓦爾特.隆哥(Valter Longo)在小鼠中進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每個月斷食 2~5 天可減少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的生物標誌物。其後,科學家們在人身上也進行了同樣的研究,發現疾病的風險因素出現了類似的減少。
特別是「5:2 輕斷食」,「研究顯示,它可以降低體重、改善血糖、炎症以及其他方面的代謝健康。」註冊營養師喬伊.杜博斯特(Joy Dubost)說,她是全美最大的營養師組織——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女發言人。但她也指出,斷食不適合孕婦、糖尿病患者和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人。
馬特森博士對間歇性斷食的興趣源於一些動物研究,這些工作顯示,隔日斷食可防止小鼠患上中風、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並可將其壽命延長 30%。馬特森博士和同事們發現,隔日斷食可以讓身體合成更多保護腦細胞的蛋白質,增強其修復受損 DNA 的能力。他還說,斷食可以給身體一個溫和的應激壓力,讓全身的細胞都更強壯,加強它們對以後的損害的適應能力。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 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營養學教授大衛.路德維希(David Ludwig)博士表示:「斷食的好處之一在於它迫使身體從使用葡萄糖作為燃料改為使用脂肪。在此過程中,脂肪被轉化為酮,一種更為〝清潔〞、燃燒效率高於葡萄糖的化合物,就像高辛烷值汽油那樣。」路德維希博士說。